核心矛盾:供應端不確定性與需求端分化的雙重作用
近期錫價波動的核心驅動來自緬甸地震引發(fā)的供應擔憂與全球庫存低位的共振。3 月 28 日緬甸 7.9 級地震雖未直接沖擊佤邦主礦區(qū),但震后交通及電力系統(tǒng)受損延緩了當地礦山復產進程,疊加剛果(金)Bisie 礦因武裝沖突持續(xù)停產,全球錫礦供應缺口短期擴大至約 1 萬噸。緬甸曼相錫礦資源稟賦獨特,礦石平均品位 1.5%-2%(顯著高于全球 0.5% 均值),富含鉛鋅鎢等伴生金屬,因氧化礦特性適配云南重選 - 浮選工藝,加工成本較硫化礦低 15%-20%,形成兼具資源與技術優(yōu)勢的開發(fā)模式。數據顯示,LME 錫庫存已降至 3050噸,國內社會庫存亦維持去化趨勢,支撐滬錫主力合約站穩(wěn) 28 萬元 / 噸上方。
短期價格支撐因素
地緣風險溢價:緬甸佤邦原計劃 4 月復產的曼相礦區(qū)因地震被迫推遲,且礦洞坍塌風險增加復產不確定性;剛果(金)沖突若進一步升級,或切斷全球 10% 的錫礦供應。
成本抬升傳導:印尼上調鎳礦特許權使用費間接推高不銹鋼生產成本,錫焊料作為替代需求受益,疊加國內錫精礦加工費持續(xù)承壓,冶煉企業(yè)挺價意愿增強。
政策預期發(fā)酵:美國潛在的銅鋁關稅政策或刺激錫在電子元件中的替代需求,疊加國內財政政策 “更加積極” 的信號,市場對基建及新能源領域需求回暖存預期。
需求端現(xiàn)實制約
盡管 AI 算力基礎設施建設及光伏焊帶需求邊際改善,但傳統(tǒng)消費領域(如家電、電子元件)復蘇乏力,國內 3 月集成電路產量同比下降 8.7%,抑制錫焊料需求。下游企業(yè)對高價原料抵觸情緒明顯,采購節(jié)奏轉向按需補庫,現(xiàn)貨市場成交清淡;
后市展望:短期震蕩偏強,中期關注復產節(jié)奏
短期來看,供應擾動及低庫存支撐錫價維持高位,但需警惕政策落地不及預期與需求證偽風險。若佤邦 6 月底前復產順利且剛果(金)局勢緩和,供應缺口或收窄,疊加宏觀面不確定性因素影響,錫價存在技術性回調可能。操作上建議關注 28 萬 - 29萬元 / 噸區(qū)間突破方向,重點跟蹤緬甸礦運輸恢復進度及國內新能源汽車產銷數據。在供應危機與技術革命的交織下,錫價的多空暗戰(zhàn)或將持續(xù)演繹。
本觀點僅供參考,不做操盤指引(長江有色金屬網zehuiamc.cn)
【免責聲明】:文章內容如涉及作品內容、版權和其它問題,請在30日內與本站聯(lián)系,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。文章只提供參考并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。刪稿郵箱:info@ccmn.c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