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聯(lián)儲按兵不動,需求淡季施壓,短期震蕩尋底
一、盤面表現(xiàn):弱勢震蕩,成交持倉雙減
今日滬鋅主力2509合約弱勢震蕩,開盤價22645元/噸,盤中最高22725元/噸,最低22580元/噸,尾盤收于22655元/噸,下跌80元/噸,跌幅0.35%。成交量縮減65890手至127217手,持倉量減少6845手至117616手,顯示市場參與情緒謹慎。
現(xiàn)貨市場同步走弱:廣東南儲0#鋅均價22400元/噸,跌60元/噸;1#鋅22330元/噸,跌60元/噸?,F(xiàn)貨升貼水結構承壓,0#鋅對滬鋅2509合約貼水70-升水40元/噸,下游畏高情緒明顯,采購以剛需為主,成交清淡。
二、宏觀面:美聯(lián)儲維持利率穩(wěn)定,國內政策發(fā)力擴內需
美聯(lián)儲政策:9月降息預期升溫,但7月按兵不動
美聯(lián)儲7月會議維持基準利率不變,但政策聲明及鮑威爾講話可能為9月降息鋪路。利率期貨顯示,9月降息25個基點的概率達62.6%,市場關注本周會議對勞動力市場及通脹的表述。
美聯(lián)儲官員內部存在分歧,部分委員擔憂就業(yè)風險上升,呼吁降息以支撐經(jīng)濟,但政策制定者仍需觀察關稅對消費者價格的影響。
美元指數(shù)強勢上揚,最高觸及99.058關口,創(chuàng)逾一個月高位,給有色金屬價格帶來較強的下行壓力,令以美元計價的大宗商品使得持非美元貨幣更加昂貴,令鋅金屬需求前景黯淡。
國內政策:擴內需、“反內卷”成主線
下半年政策聚焦穩(wěn)樓市股市、擴大有效投資,超長期特別國債或擴圍至服務消費,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支持科技創(chuàng)新及消費領域。“兩新”政策帶動電氣機械、專用設備制造業(yè)增加值增長超10%,低空經(jīng)濟產(chǎn)業(yè)(如無人機)加速成長,長期或提振鋅需求。
三、基本面:供應增量對沖需求疲軟,庫存壓力顯現(xiàn)
供應端:國內增產(chǎn)+進口回升,供應壓力漸增
全球視角:5月全球精煉鋅產(chǎn)量111.64萬噸,月度短缺4.41萬噸;1-5月累計產(chǎn)量550.7萬噸,同比下降2.1%。Nexa旗下Cajamarquilla鋅冶煉廠恢復生產(chǎn),年度銷售指引不變。
國內視角:6月我國精煉鋅產(chǎn)量62.8萬噸,同比增長5.4%,1-6月累計產(chǎn)量354.5萬噸,同比降幅收窄至0.8%。新疆火燒云年產(chǎn)60萬噸鉛鋅冶煉廠投料生產(chǎn),達產(chǎn)后年產(chǎn)鋅錠56萬噸,供應增量可期。6月進口3.61萬噸,累計進口19.2萬噸,同比降13.5%,7月進口窗口仍關閉,以長單為主。
需求端:淡季效應顯著,終端分化明顯
鍍鋅板塊:7月后鍍鋅企業(yè)開工率回升至59.42%,鍍鋅管貿易商補庫,鐵塔訂單有韌性,但護欄、燈桿等訂單偏弱。
壓鑄鋅合金與氧化鋅:開工率分別小降及徘徊在56%左右,下游畏高情緒顯現(xiàn),原料補庫謹慎。
終端需求:基建投資累計同比增速放緩至4.6%,白色家電因高溫天氣及國補資金到位或階段性回暖;汽車產(chǎn)銷數(shù)據(jù)待進一步觀察。
庫存壓力:社庫累增,壓制價格:
截至7月28日,國內鋅錠社會庫存10.37萬噸,較上周四增加0.54萬噸;上期所庫存59,419噸,周度增8.77%,創(chuàng)逾三個月新高;LME庫存115,500噸,呈區(qū)間波動。庫存累積對價格形成直接壓力。
四、技術面:關鍵均線支撐面臨考驗
滬鋅主力2509合約日線級別,價格已跌破5日均線(22700元/噸附近),下方支撐關注20日均線(約22500元/噸)。若失守此位,可能引發(fā)技術性拋售,目標指向22300-22200元/噸區(qū)域。
阻力位方面,短期反彈需突破22700元/噸整數(shù)關口,進一步阻力在23000元/噸。
五、后市展望與操作建議
核心變量:
美聯(lián)儲9月降息信號:若會議聲明暗示降息路徑,可能提振市場風險偏好,推動鋅價反彈。
國內需求復蘇:關注“兩新”政策對消費的實質拉動,以及低空經(jīng)濟等新興領域對鋅需求的增量貢獻。
庫存去化節(jié)奏:若社庫累庫速度加快,或進一步壓制價格;反之,若去庫啟動,可能提供支撐。
操作策略:
短期鋅價預計維持震蕩尋底態(tài)勢,建議空單背靠22700元/噸整數(shù)關口持有,下方目標22300-22200元/噸。
激進者可等待美聯(lián)儲會議結果及國內政策效果明朗后,擇機布局反彈行情,關注22500元/噸附近支撐有效性。
綜上分析,長江有色金屬網(wǎng)認為,在美聯(lián)儲政策轉向信號未明、需求淡季制約的背景下,鋅價短期承壓明顯,需警惕技術面破位風險。中長期來看,國內政策發(fā)力及新興領域需求增長或提供支撐,但需等待關鍵變量落地。
免責聲明??:本文內容僅供參考,不構成投資建議。市場有風險,決策需謹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