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月16日,碳酸鋰期貨主力合約2505收報70420元/噸,下跌160元,跌幅0.23%,成交額40.91億元,日減倉10830手。市場延續(xù)近期弱勢震蕩格局,價格圍繞7萬元/噸關鍵位反復博弈,供需過剩壓力與成本支撐矛盾凸顯。
當前碳酸鋰市場面臨供應端持續(xù)放量的壓力。據調研數據顯示,3月國內碳酸鋰產量環(huán)比增長20%-25%,4月雖部分輝石提鋰企業(yè)因檢修減產,但云母和鹽湖提鋰維持穩(wěn)定,疊加智利等進口貨源增加,4月總供應量預計仍達7.4萬噸以上。
與此同時,倉單庫存自4月初以來快速攀升至2.9萬噸以上,現貨流通端可售庫存亦處于高位,顯示市場消化能力不足。長江有色金屬網顯示,長江綜合,電池級碳酸鋰99.5%現貨報價69200-73600元/噸,均價為71400元/噸,持平;工業(yè)級碳酸鋰99.2%現貨報價68200-70800元/噸,均價為69500元/噸,持平。
下游正極材料企業(yè)雖維持高開工率,但長協(xié)訂單占比較高,零單采購意愿低迷。
磷酸鐵鋰及三元材料4月排產增幅有限,疊加美國對華新能源產業(yè)鏈加征關稅政策的不確定性,部分海外訂單延后交付,市場對二季度需求增量預期轉弱。
不過,歐盟近期調整電動汽車進口政策,設定最低價格門檻替代關稅,或為碳酸鋰需求帶來邊際利好預期。
目前7萬元/噸的價格已擊穿外采鋰輝石及云母提鋰企業(yè)的成本線,但頭部自有礦企業(yè)憑借成本優(yōu)勢仍維持高開工率,行業(yè)整體減產動作尚未規(guī)?;?。礦端價格與鹽端價格螺旋式下跌的風險仍存,若鋰礦價格進一步走弱,成本支撐或下移。市場關注焦點轉向鋰鹽廠在低價區(qū)間的放貨節(jié)奏及潛在減停產行為,部分機構認為需看到更明確的供應收縮信號才能扭轉過剩預期。
從資金動向看,主力合約2505持倉量持續(xù)下降,資金加速向2507等遠月合約轉移。前20席位凈空頭持倉維持高位,空頭減倉但力量仍占優(yōu),反映市場對中長期價格中樞下移的共識。
技術面上,7萬元/噸附近多空爭奪激烈,上方7.15萬元/噸存在明顯阻力,部分機構建議“逢高賣出套保”,期權策略偏向熊市價差。
綜合來看,碳酸鋰市場短期或維持震蕩偏弱格局,基本面過剩與政策擾動交織,價格方向需等待供需邊際變化。投資者需密切關注鋰鹽廠減產動態(tài)、倉單注銷節(jié)奏及中美貿易政策落地影響,警惕礦端成本坍塌風險。
【免責聲明】:文章內容如涉及作品內容、版權和其它問題,請在30日內與本站聯系,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。文章只提供參考并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。刪稿郵箱:info@ccmn.cn